中铁资源廊坊物探公司川藏铁路定测物探勘察奋
“徒步七个小时,我们从海拔4500m爬到了5072m,当中的艰辛难以想象,海拔不断升高、温度逐渐降低、氧气供给明显不足、道路越来越陡,但是我们没有放弃、也没有气馁……”这是从中铁资源廊坊物探川藏线物探项目组传回来的声音。
新建铁路川藏线是国家规划重点工程,对开发沿线矿产、旅游资源,推动川藏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。川藏铁路施工区域山高谷深,山岭海拔多在4500~5300m,岭谷高差一般在1000~2000m以上,平均海拔5000m以上,是目前国内在建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铁路项目。面对如此坚决的物探勘测任务,中铁资源廊坊物探的技术人员毫不畏惧,他们闻令而动背起行囊,向祖国西南边陲奔去,在广袤无垠的青藏高原上踏遍了川藏铁路沿线的角角落落,把“开路先锋”的旗帜牢牢地插在了雪域高原上。
战严寒 斗高原
“这是我第十次来青藏高原了,2018年,参加了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的前期物探勘察,2019年、2020年参加了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定测物探勘察,一晃,三年过去了,西藏的天空还是那么蓝。”刚下飞机的祝迎华不禁地感慨道。2018年,公司接到川藏铁路总指挥部的命令,要对米拉山隧道、理塘隧道进行物探勘察,祝迎华作为公司物探业务的骨干力量,毅然决然地接受了任务,担任了公司川藏铁路物探初测的项目负责人。
2019年10月30日,中铁资源廊坊物探公司成功中标川藏铁路物探勘测项目,连夜从全国各地紧急调派7个物探组即刻背负行囊赶赴西藏,开始了对项目现场前期踏勘。在这一支队伍中,有第一次进藏的内陆人,有毕业不到一年的大学生,也有像祝迎华这样物探老人,最令人敬佩的是从病床上爬起来主动请缨的物探所所长程增晴。“2006年,青藏铁路通车时,我就梦想着参加川藏铁路的建设,如今梦想成真了,我怎么能不去呢?”程增晴拖着带病的身子带着兄弟们冒着强烈的紫外线,从河北廊坊出发,长途跋涉向雪域高原挺近,不知道走过了多少荒野山洞,越过了多少河流湖泊,他们已然对此忘却。受到程增晴、祝迎华这样老前辈的激励,年轻的中铁物探人热血沸腾,爬冰卧雪,干劲十足,心里念念不忘的一个目标:我们是“开路先锋”的传承人,川藏铁路的建设者,不能留下半点遗憾。
刚到昌都市邦达乡的时候,现场没有水、也没有电,大家只能用彩钢板房搭建临时营地,项目上的党员带头,每天从山上取雪回来,放在烧水壶中加热,勉强满足日常需求。“我第一次上川藏线,时常感觉大脑一片空白,胸闷气喘和头疼,大脑经常想不起事情来。”该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董明华讲到。“干了有20年的物探了,我从来没有过如此强大的生理反应,后来,祝迎华提醒说,让走路慢点、想事慢点自然而然也就适应了。”董明华如是说。
战必胜 攻必克
青藏高原上的天气瞬息万变,巍峨的山脉此起彼伏,瓢泼大雨在山间迷雾中不期而至,作业的现场一片泥泞,气温也陡然降了将近10度。雅安段进行勘测时,正赶上雨季,项目人员在山上住了半个多月,几乎天天下雨。有一次,面对这突入起来的暴雨,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些惊慌失措,不知如何时候……“人员不撤,作业不停,穿好雨衣,继续采集数据。”关键时刻,项目负责人祝迎华的声音掷地有声,有了祝迎华的带头,小伙子们的干劲上来了,一个个健壮的身影在茫茫大山深处闪耀,雨中的信息交换的声音交织忙碌。埋设磁棒、铺设电线、采集数据按部就班,经过5个小时的与时间赛跑,1公里50点位数据全部采集完成,而他们相互看看,都笑了,一个个都成了“落汤鸡”。
天气恶劣只是他们遇到的困难之一,最危险的是,青藏高原上人烟稀少,经常有野狼、野熊等猛兽出现。有一次,第二组组长崔勇坡带领两个技术人员到山坡旁采集数据,正当崔勇坡指导技术人员利用大地电磁设备采集第二个点位数据时,突然看到不远处一个凶恶的眼神似乎在远处张望。紧张空气骤然而生, “野狼,前面有野狼,碰到狼群,工作该怎么办?兄弟们的生命该如何保护?……”一系列的问题在他的脑海中闪烁。“不好,河对岸有野狼!”项目组成员刘金朋也看到了那双凶恶的眼神。“大家不要怕,野狼是群居动物,那只有两只狼,它们不会贸然地对我们发起袭击。”崔勇坡是来自青海的小伙子,从小在群山中长大,对于野狼的出现表现的还算镇定,他了解野狼的习惯,他告诉队员,不要轻举妄动,随之,拿出卫星电话,给其他组打电话,告诉他们要注意安全,注意野兽的出没。正如崔勇坡所料,在将近1个小时的对峙中,野狼最终还是退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