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探与化探
    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简析

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,工业用水量不断加大,我国人均可用水资源显得日益紧张。再加上我国水资源分部不均衡、地表水污染、第四系地下水污染等原因,我国部分地区饮用水资源更是异常紧缺。在此背景下,如何开发深层地下水成为破解当前困局的关键。本文将对如何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作出简要分析。

1 室内资料收集

1.1 地形地貌

区内地貌形式为构造剥蚀低山地貌,地势总体南部高、北边低,南部山地繁多,形成一个东、南、西三面环山朝北开口的山间沟谷。南部山区山顶标高364.4m,北边山脚标高133.5m,山地最高标高及最低标高相差230.9m。区内有一小溪由南向北穿过场地,溪宽约2.5m,水深约0.5m。

1.2 地质构造

区域地处华夏陆缘造山带、东南造山带、武功山——会稽山前缘褶冲带之罗霄诸广隆起构造单元东部。该带褶皱发育,以紧密线形褶皱为主,总体显示为一向西凸出、向北收敛、向南散开的弧形-帚状褶皱带,轴面多向东倾斜。褶皱受到断裂活动及侵入岩活动破坏,原始形态已不太完整,区内断裂总体向北东方向延伸,局部断裂延伸方向偏向北东方向。

区内主要断裂为F1 断裂,断裂位于场区东部,走向北东向,倾向320°~330°,倾角40°~50°,该断裂出露区岩石破碎,断裂两侧发生褶皱,并发育一系列间隔劈理及节理,岩石发生碎裂岩化,断裂中心可见糜棱岩化。断裂有明显挤压现象,属压扭性断裂,是场区的总体控水构造。

1.3 地层岩性

第四系(Q4):主要分布于山间冲洪积沟谷地区。上部为黏土、粉土、细砂等,厚1~3m;下部为圆砾、角砾石层,厚2~3m。第四系地层总体厚度在2~6m 范围;区内代表地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,主要岩性为黏性土及砂性土,层厚2~4m。

白垩系上统南雄群(K2n):总体分布在场地北部地区。据1/5万区域地质图资料,此处地质层位上段以砂岩、粉砂岩及泥岩为主,夹少量砂砾岩和细砂岩,颜色多为紫红色、砖红色、灰绿色;地层下段为砂岩、砾岩,其颜色与上部地层相比相对较深,地层岩石的结构属于厚层结构及巨厚层结构,岩体内夹有少量的细砂岩以及粉砂岩,同时夹杂有少量中薄层结构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和泥岩。

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(D3x):分布于白垩系与寒武系交界处三角形区域内。据1/5 万区域地质图资料,此处地层岩性主要组成为砂性岩、钙质砂岩、页岩、瘤状泥灰岩、砂质石灰岩、砂质白云岩等。

寒武系上部(€III):大部分分布于测区南侧。据1/5 万区域地质图资料,岩性主要为石英砂岩、粉砂岩、石英砂岩及板岩,偶夹薄层或透镜状灰岩,沿着断裂破碎带、不整合接触带或蚀条带附近裂隙发育。

1.4 水文地质条件

测区地下水类型有两种,分别为第四系水及构造裂隙水。其中第四系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地层中,上部为砂性土、黏性土,地下水赋存于下部的砾石、卵石层中。水位总体埋置深度约2m,单孔出水量一般小于50t/d。构造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寒武系砂岩的构造破碎带中,据1/20 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资料及本次实测调查,地区出露泉水的自流量一般为0.1~2L/s,单井涌水量一般为100~1000t/d,水质类型为中性水。

构造裂隙水主要通过大气降水的形式进行补给,地下水运动方向主要受地层岩性类别、构造裂隙方向及地形地貌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影响。一般从山顶、山坡向山脚沟谷运移,并沿着山体低洼处排泄于地表,汇入江河。地下水水量、水位受大气降雨影响,区内部分地区基岩裸露,大气降水经过基岩裸露区裂隙作垂直渗流,转化为地下迳流,沿各自的管道由分水岭地带向山前坡麓各地呈脉流或隙流状态运动,并以泉形式排泄于地表。

2 野外工作安排

2.1 地面调查

本次地面调查工作是在充分利用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,在1/1 万地形底图上进行。并根据现地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地质调查路线,以地质岩性、地质界线、断裂带、出露泉等为重点调查对象,对重要的地质构造进行反复追索调查,对测区地形地质、构造断裂、地层岩性等作出进一步了解。地质调查采用GPS 全球卫星定位仪与地形地物相结合,对区内泉水点、地表出露点、重要地质点进行深入调查,保证地质调查的准确性。本次工作共计完成区域调查面积约5km2,验证和查明了测区内地层、岩性、构造、及地下水补给、径流、排泄条件等,更加深入查明地下水形成的成因及条件。